位于中国北方的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成为中国首个使用本地开发的北斗(字面意思是“北斗”)卫星技术实现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
该自动化系统于2021年1月17日进行了演示,几辆无人驾驶的电动集装箱卡车有序地通过自动装卸站,然后停在预定的位置。然后,自动码头起重机从卡车上抓起集装箱,装上一艘等待的船只。
天津港董事长焦广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北斗技术最初用于集装箱堆场轨道上的桥梁自动化,现在该港口已将其应用扩展到整个码头。
焦教授补充说,整个终端自动化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港口主席表示,自动化将码头的整体运营效率提高了近20%,每个集装箱的能源消耗减少了20%,整体运营成本降低了10%。
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发了北斗,以替代起源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自2000年第一批北斗卫星发射以来,新一代卫星已经开发出来,目前中国70%以上的手机都可以使用北斗系统。目前,全国已有698万辆机动车和1300多艘公务船安装了北斗系统。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技术工程经理彭晓光表示,北斗系统24小时的陆地覆盖能力,确保了无人集装箱卡车的不间断运行。
彭说:“高精度定位支持是确保无人集装箱车定位精度的基础。”
上港集团九江港突破50万TEU外媒:英国港口在脱欧后遇到多种问题洛杉矶和长滩港计划进一步清理空箱导致跨境电商物流费用高的3个原因旋风在孟加拉国造成35人死亡,包括9名船员日本手机号码前面加什么(世界各国手机号前缀大全)跨境电商货运与物流:优化运输流程的关键步骤小货主和大货主的箱费差异接近每feu 20000美元